企业信息化采购要留神 谨防八大陷阱
信息化不是做游戏,一个信息化项目的失败很有可能牵动到企业自上至下的各个环节,更危险的是除了让企业损失大笔投资外还可能让企业因此一蹶不振。也正是因为如此,CIO们大都“精明”的给厂商规定N条看似苛刻的条款,认为这样既能约束厂商行为也能保护自己的权益。可老话说“买的没有卖的精”!这话还真没错,看看满街上当受骗的人吧,难道都是因为买家没有规定那N条苛刻的条款?
相关资讯 ·纺织服装采购订单遭冷落
·千亿订单难觅卖家
·北京体育设施采购会展位供不应求
·中国大宗采购谁得利?
小心!你身边的各种信息化项目,可能隐藏着种种采购陷阱!
撕开假钦差大臣的面具,看破厂商布下的新品糊涂阵,识破滥竽充数的假货水货,跳出冤冤相报何时了的怪圈,远离为了钓大鱼放出的长线……掌握好本栏特约作者提出的几大诀窍,绕开信息化陷阱,不是件难事!
有了授权协议,代理商就成了各大原厂的钦差大臣。你怀疑过钦差大臣的身份吗?
假钦差大臣
“明天就要交标书了,BMI还没给授权呢!”“把上次那个找出来,扫描进去再用shopphoto改一下,打印出来暂时充个数!”
按照常规,用户发标书时多会明文规定,竞标SI在交标书时必须同时上交应标产品的原厂商授权书。这是一个保证,保证SI如果中标,提供的主要产品是真货。因为,这牵扯到产品质量和产品售后服务的问题。
这对于SI来说,是一个约束。有时候由于时间来不及,或者与原厂商没有谈好折扣,SI没准就先做一个假的授权协议去应标。一般这种假的授权比较乱真,夹在厚厚的应标方案中,用户不仔细看,经常看不出来。
而一旦这个SI中标后,就有了尚方宝剑,拿着中标的合同与原厂谈折扣,补真的授权协议,这时原厂商只好接受,让SI顺利拿走折扣,拿走授权。
乍看起来,这些对于用户来说没什么损失,用的也是真的,价格也没涨。顶多就是SI多赚了点钱,可是那是从原厂商手里抢来的,跟自己也没关系。但是,注意一个细节。折扣,并不意味着真的只是在产品上有折扣,很多时候,折扣是以牺牲服务为代价的。
其实,很多用户已经在标书里明文规定要写清楚服务内容,但是他们并没有完全意识到服务的重要性。所以,至于是一年免费上门服务还是三年免费,他们并不是很在意。这就让SI钻了空子——我用低价中标,然后在服务上找回损失。
追本溯源,这种服务的折扣是假资质造成的恶果。资质认证不足,说明SI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急于拿单,而没有考虑自己的职责和任务,尤其是压价导致服务质量的下降,甚至在细枝末节上做手脚。可以说,这是说,这种以假乱真空子小危害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