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天猫双11一天571亿的天量成交远远的超过了美国整个黑色星期五,中国购物狂欢节也吓坏了大洋彼岸的美国记者。为什么在一天内能够产生如此大的消费欲望,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是由于新生一代无数个被人们称为“剁手族”的消费者造就了这个销售奇迹,另一方面也是互联网的购物模式激发了人们的消费欲望。
今年,在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消费的作用正直线上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达54.4%,投资为48.5%,出口则是负2.9%。消费拉动经济增长4个百分点,超过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而网络零售无疑是其中重要一部分。
网购带来“增量消费”
这几天李大妈盼着早点收到快递的电话,前几天让隔壁侄女从电脑上买的行李箱就要到了,她将用那只箱子带上衣物进城照看孙子。在过去的双11,类似行李箱这样的商品她列了5件,她选中后让儿子付钱。
这5件商品中有3件是镇上买不到的,另外2件也更加便宜。网购对她这个年纪的人来说并不简单,但她的出发点很简单:“算上运费和去镇上的车钱,也比在当地买要划算。”
美国咨询机构麦肯锡《中国电子零售业革命》的报告指出,“分析中国266座城市的消费模型,我们发现1美元的网络消费额,替代了0.60美元的实体店消费,并产生了大约0.40美元的增量消费。”麦肯锡判断,2011年电子零售业带动民间消费增加2个百分点,预计到2020年将带动民间消费增加4至7个百分点。
在阿里研究院《1111购物狂欢节看网络零售增长点》报告(以下简称《1111》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底,网络购物的人数已经达到3.31亿,在网民中的渗透率首次过半(52.5%)。增长动力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新用户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从网上买东西;另一方面是老用户的购买花费提升,已经网购的消费者买得越来越多。
从淘宝(含天猫)的数据来看,2014年增长的网络零售总额中,由新用户贡献的比例是37%。1~6级城市的新用户贡献度接近。这表明,1、2线城市的增长仍然有较大空间。
出现更多“不存在”商品
如今,中国网购零售占全社会消费的比重还在不断增长。马云在2014年双11当晚,面对全世界媒体表示一个观点:双11的巨大消费能量,显示国内的消费市场很大。来自《1111》报告的结论是:国内的传统商业基础不够发达,从而抑制了消费。网购出现后,这些消费需求被释放了。
麦肯锡报告认为,对于这些买家而言,网络购物的使用率更高,因为他们如今已经能够购买到在当地实体店不存在的产品和品牌。
阿里巴巴副总裁梁春晓则举例说,互联网上出现了很多本地没有的个性化商品,新疆、内蒙古等地消费者,他们在淘宝上的消费90%都是跨区域消费。“苹果手机开设的品牌旗舰店并不多,但通过天猫和官网,他的手机销售到很多之前不曾想到过的地区,那些地区可能只有一位消费者——为此开实体店是不可能的。从消费者角度来看,则是通过互联网给其带来了当地‘不存在’的商品。”
网购群体正在扩散
李大妈的儿子已经在双11时买了新电脑,准备教会她自己上网买。“网购可以省钱,省出来的钱就可以买个电脑,电脑就相当于免费的。”李大妈说。她没有意识到的是,“李大妈生活经”并不只有她一个人知道,在她这么想的时候,全国正有几千万人也正这么打算着。
梁春晓表示,如今城市居民第一批享受到了网购带来生活水平提升的“红利”,接着,身处三四线甚至更加远离购物中心的城镇及农村居民,他们也会接触到网购,享受先进技术带来的“福利”。
网购发展的十几年来,中国网购群体经历了从边缘到主流,从大城市到乡村的扩散过程。《1111》报告认为,网购人群继续向老少年龄段纵深渗透,逐步从主流走向全民,标志着我国网购人群进入“从主流向全民扩散”的阶段。淘宝天猫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50岁以上和22岁以下两个群体的消费呈现了爆发式增长,同比增长均超过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