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肖中明的“奇彩梦园”景区在铜梁亮相,这个被誉为“四季花海”的农业项目当年第四季度吸引游客超过20万人次,成为继洋人街之后又一备受瞩目的乡村旅游投资。
此后,“草本花卉可以赚大钱”成为众多重庆民企追逐的热点项目,据说在2015年,全市及周边一夜之间冒出数十个“花海”景点,然而一年之后存活下来的却不足10家。
两年来,肖中明在奇彩梦园的投入超过了2亿元,单个项目开始产生毛利,然而算上财务成本,依旧略亏。肖中明说,尽管有化工厂的持续输血,但盈利仍是奇彩梦园的首要任务。
我们见到肖中明时,他正为即将在奇彩梦园举行的2016首届国际舞龙争霸赛作准备。奇彩梦园投入运营已是第三个年头,赏花赚不赚钱?怎么才能实现盈利?对于我们的提问,肖中明表述的一个核心观点是“花为媒”。
化工小巨人
今年47岁的肖中明出生于梁平。1990年,他被分配到重庆第四水泵厂,然而69.5元的月薪无法让这个青年安心工作,1992年他下海从事水泵、阀门、管道经销。在销售水泵、管道过程中,肖中明接触到了碳酸锶产业。
碳酸锶是从天青石中提取的一种化学物质,是生产显像管最重要的一种原料,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被大量生产。重庆作为国内天青石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在上世纪90年代一度出现了20多家大大小小的碳酸锶企业。
当时,肖中明正好给新建的龙鹏化工厂提供水泵,而这家新兴的乡镇企业在试产过程中连续出现污水泄漏殃及附近农田秧苗的事件,工厂长达两年无法按计划达产。工厂拖欠肖中明的设备款高达60万元。
收款无望,1994年肖中明提出承包工厂,龙鹏公司也有意甩掉这个包袱,双方最终签署了每年40万元承包费的合同。
在工程师协助下,肖中明最终解决了污水排放问题。其时正好赶上中国显像管巨头安彩、彩虹集团扩充产能,急需碳酸锶原料,承包当年肖中明就赚了100万元,第二年赚了300万元,第三年赚了600万元。
此后的20年,肖中明收购了玉峡化工、元和化工,与世界巨头日本三菱、堺化学合资创办了庆龙锶盐,又购买了大型的天青石矿,一举成为国内举足轻重的碳酸锶生产商。
初战告负的农场模式
2008年,国内的显像管技术宣布淘汰,一批低附加值的碳酸锶企业纷纷倒闭。
尽管手握三菱、京东方等稳定的中高端液晶客户,但肖中明开始考虑转型。随后几年,他进军房地产市场,并积累了相当多的财富。2011年,肖中明看好铜梁玄天湖旁边的一块300亩土地,想把它打造成员工的养老基地。
抛出这个想法后,更多的人鼓动肖中明做一个更大的项目。2011年秋天,一个占地3200亩的“新农村”项目在肖中明手中诞生了。
按照最初的设想,项目分为农民安置和农业生产两部分,肖中明认为农业生产获取的利润应该完全可以支付土地流转费用。
此后两年多时间,肖中明斥资1.5亿元用“联排别墅”的形式集中安置了600多户村民,同时组织农业生产。肖中明清理了一个鱼池,投放了4万斤小鱼,又种了一批果树……但农业生产、管护、销售并不顺利,这个投资最终以失败告终。
花海引爆乡村游
2014年初,肖中明找到西南大学的农业专家,咨询“什么样的乡村旅游项目挣钱来得快”,教授们给出的答案是“草本花卉”。
重庆人有在户外观赏桃花、梨花、油菜花、腊梅花的习惯,市区公园也有秋季赏菊的传统,但重庆当时还没有一个四季赏花的主题公园。
肖中明在3200亩农场中开垦出200亩地,半信半疑地种上了格桑花、虞美人等20多个品种的彩色花卉。项目在2014年国庆亮相,成片的花海填补了重庆秋游的市场空白,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当年第四季度的游客就超过20万人次。
种花背后的经济账
2015年,信心满满的肖中明扩大了赏花区域,正当他准备大干一场时,重庆及周边一夜之间竟然冒出来数十个花海项目。
原以为种下花就能吸引游客,然后轻松赚到钱,但事实上绝非如此。肖中明的花海项目,全年的鲜花需求在800万株以上。每一株鲜花从育苗到搬运、布景,单株成本达到0.4元以上,一年仅此一项的费用就要300万元。再加上800万株植物需要不断地栽种、管护,人工费用巨大。
2015年,肖中明的花海项目毛利达到150万元。但如果算上集中安置农户和项目开发的2亿元投资所产生的财务成本,实际经营情况并不令人喜悦。
盈利才是硬道理
2016年,各地的花海项目大多偃旗息鼓,摆在肖中明面前的新课题是如何让游客重复旅游?如何在景区实现二次消费?
2016年,肖中明在园区安排了舞龙表演、灯光秀……通过持续不断的活动拉动游客数量。目前,肖中明正在开发辣椒、西红柿等盆栽蔬菜以及蓝莓等盆栽水果作为纪念品销售,并通过招商引进了摩天轮、马戏、餐饮等项目。
肖中明认为,花海模式最终实现盈利,只能以花为媒,尽可能地留住游客,并为游客设计出有新意的配套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