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晒心情有风险,吐槽须谨慎! 北京的李女士在自己的朋友圈内发微信表达心情,却被老板误解为对工作不满,从而被辞退。昨日,这则消息在微博上广为传播,引发网友热议:晒美食、晒幸福、晒心情……微信朋友圈真的什么都能“晒”吗? 近日,有媒体报道北京的李女士因家庭琐事心烦,在朋友圈发状态表示心情不佳。没想到被老板看到后,认为李女士因工作原因而抱怨。随后老板跟帖称,“如果一份工作让人如此悲伤,不做也罢。”两天后李女士离职。仲裁机关要求李女士的原单位对其进行赔偿,该单位不服仲裁,将李女士告上了法庭。 日前,这起涉及微信朋友圈的纠纷有了最终结果,通过法院判决,遭单位辞退的李女士获得经济赔偿金2万余元。此事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网友感慨“为了能愉快地在朋友圈吐槽,将老板‘拉黑’吧。” 员工:吐槽前屏蔽领导 “现在我在朋友圈从不谈工作,以前吃过亏。”昨日,在一家事业单位上班的赵小姐告诉记者,自己遭遇过类似难堪。去年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她,很热情地加了很多同事和一些部门领导。有一次,因为周末加班,赵小姐连续上了两周班,年轻的她在朋友圈里调侃:“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牲口用,什么破工作。”就是这样一句话,顶头上司看到后立刻微信她,说影响不好,让她删除。“从那以后,我再也不在朋友圈吐槽了。”赵小姐无奈地说。 和赵小姐遭遇不同的是,90后小吴也因为在朋友圈吐槽,得罪了办公室的老员工。她告诉记者,自己所在的部门分为几个小组,都由老员工当组长,“有一次因为组长自己的问题,把我们都留下来了,晚上10点后才下班。”于是,小吴拍了一张大家饿着肚子工作的照片,并发到了朋友圈。没成想被部门领导看见,把组长叫到办公室问话,并训斥了一顿。“后来和组长见面都好尴尬。”因为这件事,小吴在朋友圈里将领导和组长都屏蔽了。 昨日,很多受访白领都纷纷表示,在玩微信、微博的时候,都选择了屏蔽领导。
老板:可及时疏导情绪 立场不同,微信朋友圈的用处也不同。 重庆双雄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喻绪千是一个新潮的老板,昨日,他告诉记者,公司骨干员工的微信,他基本上都加了。“有六七十个吧,还有一些基层员工。加员工微信,其实也是一种管理手段,不仅拉近了大家的距离,沟通起来更方便,而且也能让我随时关注到员工的精神状态。” 喻绪千说,只要一有空闲,他就会刷新朋友圈,将每个人的最新状态看一遍,有时候也会评论两句,或者点个赞。“年轻的员工还是很接受的,大家时不时的还会直接在状态下聊起来,不过一些年纪大一点的员工就比较不习惯这种方式了。”喻绪千表示,即便是看见员工在说一些抱怨工作的话,他也觉得没什么,“人都会有情绪,只要不影响本职工作就行。如果这种情绪很严重了,那我会私下找他聊一聊,及时疏导。” 对于喻绪千的观点,重庆武陵山珍经济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毕麦很赞同,他告诉记者,他不介意员工发一些负面的内容,“反倒是老板需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和心态,正确看待‘朋友圈’,在合适的时候,帮员工排解不好的情绪,建立正能量氛围。” 微调查 “熬夜看球”不能晒了 网友“舒舒”(广告公司职员):“发条朋友圈吐槽老板,结果竟然被同事截图,向领导打了小报告,第二天就被老板请去‘喝茶’了!我屏蔽了领导,但只猜中了开头,没猜中结尾!” 网友“阿彦”(私企文职):“话说今年年假期间,在朋友圈晒出了各种白富美的出游照片,就被老板指责‘影响其他员工的工作情绪……’真是太无辜了。” 网友“燃烧Brian”:“不能在朋友圈乱发牢骚和世界杯信息了,老板会发现我明天打瞌睡的原因,朋友同事会点一堆赞表示关注和幸灾乐祸。” 专家观点 朋友圈里也分“上下级” “其实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中,也存在员工与老板间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虽然它违背了大家玩微博、微信的初衷。”昨日,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蔡斐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蔡斐认为,从员工的角度而言,应对自己的言论负责,尤其在工作群、办公群中的发言更应谨慎,尽量不要发与工作相关的负面内容。“虽然其主观目的不是传播负能量,但是不可避免会有同事看到这样的信息。这种行为或会造成连锁反应。” 蔡斐表示,老板应该对员工的抱怨予以理解,同时从中反省自己有哪些不足,然后改进。“如果认为有不合适的地方,也应先跟员工沟通,而不是立即质问,否则会更影响公司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