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AN和罗可正在杨家坪新开的一家面馆里熟练地挑面。 穿着不讲究、操着一口重庆话的老板坐在门口,一边收钱,一边大声吆喝,“小面二两,多菜少面”——说起重庆的小面馆,人们自然会联想到这样的场景。不过,在重庆杨家坪有家名叫“胡辣壳鸡杂面”的小面馆却带着点“洋味儿”——两个老板中,一个是海归,一个是地道的美国人。
“老美”恋上重庆味道
“这是我兄弟伙,”一见到记者,美国人EVAN就迫不及待地秀起了重庆话,介绍他的合伙人。
EVAN因为崇拜武侠小说中的“东方不败”,就给自己取了一个响亮的中文名:东方艾文。
除了一口地道的中文外,EVAN对重庆美食也十分偏爱。他说,以前自己从不吃辣椒,但到了重庆后发现大多数的美食都离不开辣味,只能硬着头皮学着吃。“慢慢地,从最初看见火锅就躲,到后来一星期可以吃几次……重庆的辣,让我爱上了这座城市。重庆人的热情和豪爽,也给我的创业和生活带来了许多乐趣。”
EVAN为什么会来重庆?
那全是因为大学时在美国结识了“兄弟伙”——土生土长的重庆人罗可,也就是小面馆的另一个股东。两人2007年同时毕业于美国田纳西州立大学的金融专业,“在我看来,重庆的发展不可限量,机遇非常多。毕业后,我选择了回到家乡来发展。”罗可说,大学时代他和EVAN关系最“铁”,时常向他介绍重庆的山水风光和美食风俗。久而久之,EVAN对重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于是,在听到罗可要回重庆时,EVAN义无反顾地抱着资金跟到了重庆。
“洋”思维做“土”小面
两个金融专业毕业的人为何选择开面馆创业?
罗可解释说,重庆人爱吃小面,有的人甚至一天不吃就难受。在中国美食地图中,小面和火锅一样,是重庆的地标。在他们看来,做小面,既适应本地民情,又符合市场规律。
“从专业角度来说,小面还具有金融产品的一些特性。首先,它类似股票,是现金流交易,不存在压货的风险;第二,它又类似基金,够稳定,虽然业绩不会呈几何倍增长,但是也细水长流……这都是其他传统行业所欠缺的优点。”
罗可说完后,EVAN在一旁补充道:“重庆人对小面有特别的情结,口味甚至有些顽固,所以这个行业的生命力强,是可持续发展的。时间越久,影响力就越大,利润率等效应指标也不错。”他笑道,由于文化的差异,在美国就缺少这样的传统行业,创业者想要管控现金流就相对困难。“这是中国传统行业的优势之一,也是诱使我来重庆投资的原因。”
虽然两人都是接受的西方教育,但罗可很清楚,重庆小面之所以受大众的喜爱,就因为它“接地气”:不注重档次,大都开在小巷子里,有的甚至在街边搭个棚棚,摆两张板凳当桌子,就做起了生意。于是他们在面馆的选址和装修上都“入乡随俗”,“我们做的是老百姓的生意,环境就必须普通、低调。”
虽然是复制了大多数面馆的风格,但罗可和EVAN在环境上做了改善:“面馆可以小,装修可以简陋,但是必须干净、清爽。”
新做法挑战“老江湖”
“面馆刚开不久,我和EVAN的名声就在业内传遍了,说是有个20多岁的年轻崽儿带着一个老外和他们抢饭碗来了。”罗可说,他们的加入,在小面行业引起了不小的波动。
“其实开小面馆的老板年龄大多在40岁上下,‘老江湖’们都认为姜还是老的辣。我和EVAN却觉得,小面虽是传统行业,但想要好,还得依靠新思维。”罗可举例说,宣传上面,他们依靠微博和微信的网络平台,迅速集聚了一批年轻“粉丝”,在短时间内打响了名声;管理方面,他们则借鉴了快餐店的职业经理人模式,给已经开业的4家连锁店每个店铺配备了1名店长来管理大小事务。这样一来,他们就不再花时间管理琐碎的事情,把心思更多地花在面馆的中长期发展上。
从去年10月开业时一个月2000元的收益,到现在4家分店的顺利营业,罗可和EVAN表现出了难得的稳重:“做生意不能一味地的扩张,到一定阶段就得缓一缓,总结经验,积攒实力,这样才能走得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