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家住东和春天的龚倩将储蓄卡上的3万元存款转到了自己的余额宝账户上。
“每天能看到收益,感觉很好。”她说。
“别小看这些零散的储户,他们的存款搬家,对银行的冲击不小。”我市一家大型股份制银行信贷部总经理陈梦笔说,互联网金融抢夺的是银行万亿存款的生意。近日,央行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今年1月我国社会融资规模为2.58万亿元,创下单月规模历史新高(主要在贷款方面);与此形成巨大反差的是,银行存款却大幅减少9402亿元。
互联网理财普遍高收益
和银行抢存款生意的是互联网金融,高收益是其有力“武器”。
“1月15日,余额宝宣布其资金规模已达2500亿元,用户达4900万户。”重庆沸点数据咨询公司总监陈经纬说,互联网金融的吸款能力非常强大,它不仅能够让用户获得远超银行活期存款的收益,还能随时用于消费和转入转出,无需任何手续费。
余额宝在市场上得到的认可触动了其他巨头:苏宁零钱宝,作为2014年首款上市的互联网金融产品,1月12日测试中的七日年化收益率为6.991%。
1月15日,微信理财通上线,其基金提供商为华夏基金,被视为余额宝最有力的竞争对手,2月12日七日年化收益率为6.675%。百度百发收益率曾连续几周保持在8%以上。
毫无疑问,互联网金融已经改变了不少人理财、支付的习惯。
“一块钱就能理财、收益高于银行存款、随时可以支取等特点,吸引了居民的存款。”陈经纬说,5万元“起步”的银行理财门槛,让很多零散资金陷入沉睡,而今互联网理财打开了一扇简便、快捷、低门槛的大门,自然会受到热捧。
高收益再“抢”定期存款
那么,互联网金融“抢”到的存款到底干了什么?
“事实上,互联网理财产品聚集的资金一般都是投向货币基金,或者是银行协议存款的团购产品——将零散的小微资金集合起来向银行讨价还价,获得比活期存款高数十倍的高额协议存款收益。”我市一家私募基金公司总经理刘辉说,钱其实还是会存在银行,但通过互联网理财,用户的收益却得到了大幅提升。
据介绍,余额宝推出的第二款产品开放预约后,有超220万用户预约。这一次,余额宝打的是银行定期存款的主意。刘辉说,此前“余额宝”们分流的是银行活期产品,现在要抢占定期产品,这意味着银行与互联网金融之间将打响“立体储蓄战”。
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我国居民储蓄余额突破46万亿元,其中,活期存款超过17.8万亿元,定期存款超过28.3万亿。“在余额宝的引领之下,未来必然会有更多的互联网公司加入到货币基金之外的理财产品的争夺之中,与银行竞争。”
高收益难持久?
如火如荼的互联网理财产品,之所以能从银行“抢”得存款,主要的吸引力是高收益回报。
不过,我市一家大型股份制银行信贷部总经理江娜却认为,互联网上的各种“宝”要长期保持高收益率,其实不现实。“绝大多数互联网理财产品主要合作对象是货币基金,募集的资金也基本投入货币基金。货币基金只是一种流动性管理工具,其自身并不具有取得高收益的能量和基础。”
“互联网金融因为门槛比较低,缺乏监管,可能会存在一些风险。”重庆大学教授蒲勇健说,如出现流动性提现问题、过高承诺无法兑现问题等等。互联网金融将促进我国金融市场化进程,但高收益难以常态化,需警惕投机、监管标准不明确等隐性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