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流浪汉沈巍在几个短视频平台走红。近百名主播微商聚集,许多网红美女都争先跟流浪大师合照,并且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因其谈吐不凡和文化涉猎广,被网友贴上了“国学大师”、“大师在流浪,小丑在殿堂”等标签。
流浪大师真实身份是何情况?
而后,围绕这位“流浪大师”的身世,各种悲惨的故事被编了出来:博学多才的流浪者、复旦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上海徐汇区审计局的公务员、妻女车祸过世……路数大概是怎么惨怎么来。当事人称,网络上有关他系复旦毕业和妻女车祸过世的信息都是谣言。他是上海一所普通大学毕业的,确实进入了公务系统(审计局),但是我工作停职时还没有结婚,都说我是因为妻女车祸而精神出了问题,这简直就是胡说八道。
同时上海徐汇区审计局有关工作人员回应,沈巍1986年进入徐汇区审计局工作,1993年起因病休假至今。期间,审计局一直按时足额发放工资。
流浪汉沈巍说:早上刚醒来就发现大几十号人在等着我,他们拿着手机对着我拍,我很不喜欢,说句功利的话,他们拿我挣钱,也没有分给我啊,打扰了我的生活,我这两天都不敢在地铁看书,全是人围着。
专家说法:心理专家:他不是大师,只是被刻画成了“大师”
著名心理专家朱文波从术业有专攻的角度来讲,沈巍的水平离大师还有很远的距离。只是,在人们长期的印象中,流浪汉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没有文化且不劳而获的人,而沈巍因为读过大学,且曾是上海徐汇区审计局工作人员,有相当的知识含量,人们突然被这种强烈的反差震撼到,才给予了他极大关注。
他说,事实上,在我们这个多元的社会中,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正好有人发现了一个以流浪的方式来生活的沈巍,这种猎奇的心理导致人们愿意给他贴标签。
“恰好他的光环,又让一部分人找到了流量和热度,这也是正常的。”朱文波说,人都有被关注、害怕被淹没的心理,所以大量的人去围观,去“蹭”,也不足为奇。
“但是沈巍本人的心态很平和,他是由衷地喜欢这种平静的生活,喜欢读书。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再去打扰他,更不要去消费他,让他安静地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社会学家:勿帮助他,更勿把自己的方式强加于他
原四川省社科院社会学专家胡光伟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只要不违法乱纪、不突破底线,他都有选择自己如何去生活的权利。沈巍选择流浪,选择以捡垃圾出售换书的方式,谁也没有权利去干涉、改正他,或者强行帮助他。一些去蹭热度、蹭流量的做法,虽然没有犯法,但这种依靠他的热度来提升自己的热度,甚至采取一些手段来炒作自己的行为,不仅不值得提倡,甚至还存在道德问题。
法律界人士:未征得同意发布视频和照片,侵犯肖像权
毫达(四川)律师事务所主任、法学博士、律师孙顺发表示,一些网友为了蹭热度、蹭流量,跑去拍照、拍视频,并将沈巍的照片和视频在网络上大肆发布,如果没有征得沈巍本人同意,这就侵犯了沈巍的肖像权。
其次,若在未征得沈巍同意并支付报酬的情况下,利用他的照片或视频实现商业目的,则需要依据盈利的形式和额度对沈巍进行赔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