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渝铁路会经过甘肃境内的木寨岭隧道。列车仅用6分钟就可以穿越的木寨岭,建设过程却异常艰辛:这座长约19公里的隧道,建设单位中铁隧道局鏖战了近9年,被誉为兰渝铁路的“咽喉工程”。
木寨岭隧道,处于甘肃岷县与漳县之间,地质复杂多变,被专家称为“国内独有,世界罕见”的“极高风险隧道”。
刷新难度极限 一条隧道挖了近9年
兰渝铁路处于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板块碰撞交界处。全线建设面临四大高风险隧道群。其中,仅高地应力软弱围岩大变形隧道就有25座,尤其是木寨岭隧道,刷新了我国地应力等级极限,是兰渝铁路全线唯一动态设计、动态施工的隧道项目。
探测表明,木寨岭隧道高地应力软岩地段占全隧长度的84.5%,穿越总长达4.5公里的断层破碎带,最大地应力27兆帕,这相当于每平方米承受2000吨的压力。木寨岭隧道不但变形大,而且变形快,极易坍塌。
与国际同类隧道——全长14公里的奥地利阿尔贝格隧道相比,木寨岭隧道最大地应力是它的2倍,最大累计变形量是它的4倍!
对于建设者来说,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硬仗”。
2008年,兰渝铁路开工建设,拉开了西部跨省区大规模、高标准铁路建设的序幕。
让人始料未及的是,这一干就是近9年。
地质特别脆弱 如打开地质潘多拉魔盒
“对于各种超常规措施,以前没见过、没听过,更没想过。”
中铁隧道局集团项目总工吴永东感叹,木寨岭隧道的施工难度,超出了想象。2009年2月,木寨岭隧道开工不久,建设者便遇到“拦路虎”!隧道进口开挖到300米时,超强地应力爆发,隧道每天“收缩”变形10至20厘米。遇风即化、遇水即融,木寨岭隧道的脆弱地质完全颠覆了传统隧道打眼、放炮、除渣的施工概念,施工之艰难远超出预期。
“打隧道”被“抠隧道”代替,常规机械的威力顷刻瓦解。工人们只能采用最原始的镐和锹,一锹一镐地往里抠,偌大的掌子面变成一个“考古场”。为了稳定掌子面,锚杆作业时只能靠人工,8名壮汉齐上阵,在“嘿哟、嘿哟”的号子声中进行。
在高地应力、大变形世界级难题主要集中的1300米隧道岭脊段,变形最为严重,紧邻隧道掌子面处每天的变形值达到20厘米。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曾表示,木寨岭隧道如此快、如此猛的极高地应力特大变形,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还是首例,全世界没有现成的技术方案可供参考。
木寨岭隧道施工过程中不断遭遇大规模涌水。
建设者们打趣地说,“不经意间打开了地质博物馆的‘潘多拉魔盒’。”
自然灾害频发 工人还要克服高寒缺氧
木寨岭所处地区的异常天气多、自然灾害多,给施工造成想不到的困难。
2013年9月16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加特大暴雨猛然降临,隧道南水沟斜井工地5分钟内便被洪水冲垮,机械设备毁坏严重,施工物资全都被淤泥覆盖,给施工几近毁灭性的打击。
这并不是偶尔发生的特例。
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漳县交界区域发生6.6级地震,地质极度脆弱的木寨岭隧道遭受重创;2016年6月29日,甘肃岷县遭遇罕见特大冰雹袭击,不仅庄稼被毁坏,汽车玻璃被砸碎,连天空中飞的麻雀也没能幸免。
木寨岭隧道的施工、办公设施遭到损坏,不得不停止生产进行灾后自救。
近9年来,建设者几乎年年遭遇严重的自然灾害,还要克服高寒缺氧、冰冻极寒等极端天气。
冰雪七八个月 建设者调侃自己是“活冰雕”
木寨岭平均气温6-7℃,冰雪天气长达七八个月,最低温度零下35℃,长时间的冬季施工和极低的温度,对施工造成了诸多不利。
800米的有轨斜井坡度,达到了45度坡度极限。由于结冰,工人们下井时根本站不住脚,必须先栓一条绳子,像“攀岩”一样往下爬。而运输矿车经常被冻住,不小心将手碰到铁质扶手上就会被粘住。
洞内外温差悬殊,冬季各种机械设备的油箱尽管用电热毯保暖,但还是会经常结冰。而进入埋深六七百米的隧道,各种机器轰鸣,高峰时一个作业面共有三四十台同时作业,散发出的热量不断累积,温度最高达38℃。
工人们进洞、出洞,每天经历“寒冬”和“酷暑”两个迥异的季节,温差多达60-70℃,是名副其实的“冰火两重天”。尤其是出洞时寒风凛冽,湿透的工作服瞬间会变得硬邦邦的。面对彻骨的冷,建设者调侃自己是“活冰雕!”
三大世界难题 工匠用九年一一破解
高地应力、围岩软弱破碎、地质流变,木寨岭隧道集中了这三大世界性难题。自2013年8月进入岭脊段施工后的27个月里,左、右线累计进尺不足700米,月均不到13米!
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项目负责人胡景军介绍,2015年进入难度最大的岭脊地段,埋深在500米以上,5公里范围内断层长达2160米!木寨岭隧道施工难度是极限,施工措施也无不用其极。
据统计,木寨岭隧道开挖断面是普通隧道的3倍;用钢量是普通隧道的5倍,每米高达10吨,钢材强度达到极限。而隧道的形状也从最初的马蹄形变更为圆形,以便更好地受力,确保隧道结构安全。建设者还探索出了三层初支加单层衬砌的“木寨岭模式”。经过九年的坚持,中铁隧道局集团终于成功破解了“潘多拉魔盒”。
2016年7月18日,木寨岭隧道胜利贯通!
兰渝铁路三标项目部一工区总工陈强是个30多岁的小伙子,在工地结的婚,孩子也在工地出生,见证了整个施工过程,木寨岭隧道的建成,让他感慨“真的太不容易”!
本报记者 蒋艳
兰渝铁路建设大事
记
从2008年9月开工建设至今,兰渝铁路走过9年奋战历程
2008年9月26日,兰州开建。
2010年3月20日,甘肃段第一条隧道——全长649米的赵家坝隧道贯通。
2010年3月21日,重庆段第一条隧道——全长240米的同兴隧道贯通。
2012年8月8日,长5214米的龙凤隧道贯通,至此,重庆主线段31座隧道已全数贯通。
2014年7月19日,全线控制性工程西秦岭隧道全线贯通。
2015年11月17日,桃树坪隧道贯通。
2016年6月16日,漳县站主体完工。
2016年6月28日,兰州至夏官营段通车。
2016年7月2日,全段路基工程基本完成,进行桥梁、隧道等工程施工。
2016年7月18日16时,木寨岭隧道贯通。
2016年12月26日,岷县至广元段开通运营。
2017年6月19日,全线控制性工程——胡麻岭隧道贯通,标志着兰渝铁路全线贯通。
兰渝铁路建设之
最
全线最长隧道——西秦岭隧道
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境内,长28.238公里,为国内第二、兰渝铁路最长隧道。
在建铁路隧道最大断面隧道——新城子隧道
位于宕昌县剪子河与临江铺之间,长9164米,为喇叭口隧道,断面有双线、单线、连拱、大跨等形式。大跨最大开挖面积350平方米,为正常双线断面的2.5倍,是全线最大断面隧道,也是目前在建铁路隧道之最。
全线最长桥——白龙江3号特大桥
位于陇南市武都区梁水镇内,全长10.903公里,为兰渝铁路最长桥梁。
隧道多
兰渝铁路兰州至广元段全长493公里,隧道总里程占到了343公里,这一段分布有66座隧道,占线路总长度的70%,其中长于10公里的特长隧道就有9座,总长为143公里。
地质条件最复杂的高标准山区铁路
兰渝铁路具有区域地质构造背景最复杂、出露的地层岩性最全、遇到的特殊岩土和不良地质现象种类最多、通过的软岩段落最长……素有“地质博物馆”之称,是一条国内外在建、已建地质条件最复杂的高标准山区铁路。
多个“世界罕见”
桃树坪、胡麻岭等为代表的富水粉细砂层隧道,被公认为是国际罕见的世界性难题,这在世界隧道工程中属于首例;
兰渝铁路通过二叠系板岩及炭质板岩、三叠系板岩、志留系千枚岩等软岩段落总长约83公里,涉及近20座隧道,为国内铁路段落最长、规模最大,国内外罕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