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在基辅发生的骚乱中,防暴警察用盾牌抵挡示威者的攻击
乌克兰首都基辅市中心2月18日爆发大规模骚乱,反对派在乌克兰最高拉达(议会)要求恢复2004年宪法,改国家政体为议会总统制。当日晚间开始,情绪激动的示威人群试图靠近乌克兰议会大楼,他们点燃轮胎,并向警方投掷石块,另一群人则冲击了警察局和部分外国驻乌使馆。
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呼吁反对派领导人立即与挑起流血冲突的激进分子划清界限,否则就等于承认支持激进分子。他同时呼吁激进分子立即放下武器,停止武装对抗,向执法机关认罪。
截至记者发稿时,骚乱已造成26人死亡,388人受伤,其中包括多名警察和5名记者。由于受到恐怖袭击威胁,基辅地铁暂停运营,一些学校和幼儿园也开始放假。此外,反对派还占领了捷尔诺波尔、利沃夫等地的政府大楼,并攻击了利沃夫内务局的军事管理区域,乌克兰的边境检查站遭到冲击,乌克兰与波兰边境的公路也已被反对派封锁。
对立双方互不买账
面对严峻形势,亚努科维奇19日发表声明,谴责反对派首先使用暴力,称其领导人无视民主基本原则的行动已越过了红线。暴力活动者是罪犯,将在法庭受审。除非反对派与激进分子划清界限,否则他将“采取其他的对话方式”。他同时宣布把20日定为全国哀悼日。乌克兰代总理阿尔布佐夫称此次事件系“操纵公民意识和企图武力夺权”,并下令对此次“政变企图”事件展开调查。
反对派领导人克里奇科18日晚与亚努科维奇就当前局势进行会谈,但进展并不顺利。据克里奇科透露,亚努科维奇要求反对派放下武器,而反对派则要求政府撤出安全部队,双方不欢而散。
俄罗斯地缘政治问题研究院院士马赫莱伊对本报记者表示,乌克兰反对派的“政变”行径已与和平示威大相径庭,而从此次骚乱的暴力程度来看,反对派领导人已经失去了对抗议者的控制。
国际社会反应不一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9日表示,中方一直高度关注乌克兰局势的发展,对冲突造成人员伤亡表示遗憾。希望乌克兰有关各方以国家利益和民族大义为重,通过协商对话消弭分歧,早日恢复社会正常秩序。国际社会应为此发挥建设性作用。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发表声明,对乌克兰的骚乱深感震惊和关切,并呼吁各方保持克制,尽快恢复谈判。俄罗斯表示不会干涉乌内政。俄总统办公厅称,解决骚乱是乌当局的内部事务,俄总统普京“未向,也不准备向”亚努科维奇提出任何建议,这是俄一直遵循的原则。与此同时,俄外交部表示,反对派呼吁所谓的“和平攻势”,却对政府进行冲击,这些暴行不仅违法,更是对良知的公然挑衅。俄方称,这是西方政客和欧盟机构无视激进势力的过激举动,反而鼓励他们进行挑衅的直接恶果。俄联邦委员会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马尔格洛夫也认为,被美国务卿克里称为“绝大多数乌克兰人争取欧洲民主未来”的聚众闹事和枪击是由经验丰富的街头战斗专家组织的。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的表态则基本上是“枪口”对准乌克兰政府。美国副总统拜登谴责任何一方的暴力行为,但称乌政府对防止暴力升级有特殊责任。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阿什顿则敦促乌当局放权过渡,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德国外长韦斯特韦勒指责亚努科维奇与反对派对话时采取拖延战术,犯了巨大错误,导致乌克兰付出惨重代价。法国总统奥朗德则敦促欧盟考虑对乌实施制裁。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表示,欧盟可能会对那些在冲突事件中过度使用武力的负责任人采取一定的有针对性制裁措施,包括旅行禁令与冻结财产等。
未来局势不容乐观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基辅骚乱既是乌克兰内部斗争不可调和的结果,也是外部势力插手所致。俄罗斯社会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叶夫谢耶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乌克兰反对派表现总体较为温和,但其领导人克里奇科和亚采纽克在柏林会见德国总理默克尔返乌后,立即开始攻击最高拉达,并以最后通牒的形式提出恢复2004年宪法的要求,德国所起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乌克兰政治学家戈罗德年科称,同样的骚乱,欧洲、美国和俄罗斯评价截然不同,这充分表明了各自迥异的立场。
对于乌克兰未来局势,专家所持态度并不乐观。莫斯科卡内基中心主任特列宁告诉本报记者,当前乌克兰社会已处于撕裂状态,即使街头骚乱停止,开始政治对话,也难以使国家团结一致。而戈罗德年科认为,乌未来事态的发展更多地取决于外部势力之间的对峙。针对这一说法,特列宁认为,俄罗斯不仅声称不干涉,实际上也不会有多少动作。(记者陈效卫、谢亚宏、吴刚、王迪)
点评
冯玉军(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所长):乌克兰乱局根本原因在于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乌社会精英和民众未能有效弥合政治和文化分歧从而形成统一的民族认同并制订明确的国家发展战略。与此同时,大国的地缘政治博弈也成为撕裂乌社会的重要诱因。
乌克兰是欧洲大国,地缘战略价值极其重要。对于俄罗斯来说,基辅是其文明发祥地,乌克兰是其实现大国复兴的战略支点。普京再次当选总统后,加速推进以俄为核心的欧亚一体化建设,而乌克兰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在俄美战略力量对比迅速失衡、俄欧政治矛盾日益凸显的情况下,乌克兰西倾将是俄罗斯难以接受的损失。因此,去年底俄罗斯以购买150亿美元乌欧洲债券和大幅降低对乌天然气出口价格为筹码,成功换取乌克兰暂时放弃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但在乌国内冲突爆发后,俄一直慎重行事,避免直接卷入。
美欧也异常看重乌克兰的战略价值。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曾直言,“乌克兰是欧亚棋盘上的重要地带……没有乌克兰,俄罗斯就不再是一个欧亚帝国,其地缘战略选择将受到极大限制”。随着去年以来俄经济形势恶化,美欧以为“如今的俄经济弱小、落后、贫穷,已不可能进行境外干预”,因而更加有恃无恐地干涉乌国内事务。近来,美欧高官频繁飞赴基辅,一面向乌政府施压,一面为反对派打气。拜登多次致电亚努科维奇,称乌政府如对反对派施以强力,美将对乌严厉制裁。美助理国务卿在与美驻乌大使通话时,甚至直接插手乌未来新政府组成。
当前,乌克兰局势尚处于风口浪尖,难以对其走势做出最终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乌国内各派的政治分歧难以轻易弥合,大国围绕乌克兰的地缘政治博弈不会停歇。